--------“自然界能够稳定存在的元素的最大原子序数为128的客观自然规律的首次发现权”的申报人的离奇经历
人们很难想象,两种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既然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一是用于建筑钻孔施工的“钻孔机”,另外一个“元素周期表的最后一号元素的原子序数”, 这两种事物,或许人们甚至包括从事专业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做梦都不会想到, 它们会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然而,从“能够稳定存在的元素的最大原子序数为128的客观自然规律的首次发现权”的申报人王雄斌向湖北省科技厅提交的相关申报材料和证据材料中,可以无可争辩地证实:这两种从表面上看起来, 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的确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这是绝非牵强附会的!王雄斌已于2019年11月向湖北省科技厅申报了这一重大科学发现,并获批示,经过6个多月层层的形式审查程序 ,并于2020年7月进入实质评审程序,该事项目前仍在办理中.
1. 从平凡的发现到非凡的发现
王雄斌在长期的钻孔生产实践中 ,在总结钻孔机的物理运动所遵守的客观运动规律和生产效率时发现,钻孔机在工作时的物理运动遵守一个与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在数学形式完全相同的
方程:
E =∮F0dL=ε∂H0/∂t=? (▽×F0) ·dS=? (m/π)ε(∂W0/∂t)· dS
?m(▽×W0) dS =-ηd(?F0· dS )/ dt =-η?(∂F0/∂t)·dS -η?(▽·F0)V ·dS
而钻孔机的切削力F0对墙体所作的有用功E与钻筒旋转角速度W0对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这只是他在总结钻孔机的日常生产效率时的一个很平凡的发现 .
但是,将上述方程两边除以质量m后,它将得到两个令人惊叹的方程:
▽×a = (1/π)ε(∂W0/∂t) ①
▽×W0 = - η∂a /∂t-ηj ②
a = W0×V为体系的加速度.
方程①②揭示物体的角速度变化时将使物体作变加速运动 ,而变化的加速度反过来又可以产生变化的角速度 .这意味着物质的机械角速度和机械加速度具有通常的电场和磁场一样的变化规律!这是十分令人震撼的新的自然规律,属于非凡的发现,它既然完美地隐藏在钻孔机的日常施工生产中!
王雄斌进一步考察和查阅物理学相关的各种的专业文献后发现:方程①②本身可以通过已有物理学一个基本方程作为前提条件自然的导出,只是前人尚未发现而已,利用电磁场的正则能量和正则动量方程本身可以自然地导出如下方程组:
▽×a = - 2∂W/∂t ③
▽×W = (1/2C^2)∂a /∂t-q^2ρV/ε0mC^2 ④
a = W×V
并且,进一步研究发现,方程①②及③④的一般形式,它还可以通过最小作用量原理自然导出,而且,它还可以用通过一种“四维矢量的四阶对称矩阵”的数学方法自然导出.这意味着上述运动规律具有绝对普遍性,是遍及整个宇宙,任何物质体系乃至任何微观粒子所普遍遵守的客观运动规律!
当然,利用方程组③④的一般形式和王雄斌所发现的四维矢量的四阶对称矩阵表述,还可以自然而然导出很多的其它的与实验结果深刻关联的新结论.
2 .从平凡的方程到非凡的结论
与钻孔的具体施工相关联的两个方程 ,本身在数学形式也很普通,非常平凡,从表面上看起来,这也没什么大不了,任何一个了解电磁场的正则能量和正则动量方程的物理专业的普通大学生,都能轻而易举地得出这个推导,因为它在本质上只是将电磁场方程组中的电场和磁场换成了加速度和角速度, 但是,它却具有了完全不同于电场和磁场的丰富多彩的数学上的自然演化.例如仿造电磁场方程组中的电场E和磁场进行相应数学运算, 它能够得出一些非常自然而巧妙的结果.
例如,方程组③④对加速度取散度,并结合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可以十分自然地导出支撑杨振宁—李政道弱作用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吴健雄实验的经验公式W(θ)=1-Vcosθ/C;其次,根据方程组③④的一般形式所遵守的普遍数学规律,可以很自然地导出原子或分子晶体(例如双层石墨烯晶体)在超导临界温度下的晶层扭转角:
θaº = 12×180Z^2·e^2·( 1 + 1 /ζ) /( n^2 ·a·4πεmC^2)≈1.1º
这与2018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曹原团队的关于石墨烯晶体在1.7K温度下的实验结果精确吻合.
当然,由方程组③④的一般形式出发,还可以导出包含如下结论,如螺旋星系的轨道方程,螺旋星系的自转曲线(它与螺旋星系M33的天文观测到的自转曲线相吻合)及超导体的同位素效应等十多项新结论.
3 .从钻孔机到元素周期表的最后一号元素.
一个与钻孔的具体施工生产相关联的简单平凡的方程组,它既然可以导出稳定元素的最大原子序数为128这样令人惊叹的结果,这让普通人觉得不可思议,人们不禁要问:这其中的道理在哪里?这其中的道理,可从王雄斌所提交给湖北省科技厅提交的相关申报材料和证据材料找到.其实,这其中的道理也不算太复杂,按照我们所了解的王雄斌所提供的相关文档材料和证据材料,导出这一结果,王雄斌主要利用如下几个简单结论:
1.按照方程组③④的一般形式对螺旋星系轨道的精确求解:在任意无旋力场的施瓦西茲半径处将普遍存在如下轨道方程: R = Rs.e^βθ +ζθ
2.他利用了广义相对论的一项经典结论:即任意粒子和物体在一个力场的施瓦西半径附近时,它将自然地发生3π的进动.
3.他利用了量纲分析的一个结果.
而体系的加速度通量的最大值为:
C0max = Q max·m^3/C •s^2 = 4πG Mmax = 128.665911·q ·m^3/C •s^2
≈128(2/3)q ·m^3/C •s^2
通过适当选取的测量方式变换量纲,则 [C0] = [Q] = [r] = [m] ,[ V0^2] = [0]
即 Q≤Q max =128.665911·q ≈128(2/3)q
即一个原子要想不发生衰变或崩溃,它的原子核核外或原子核中最多允许存在128加2/3个基本电荷,而大量的科学实验和实践证实,元素的原子序数只能为整数,从未发现过,原子序数为分数的元素,即宇宙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元素的最大原子序数为128.
上面是理论计算的结果.通常,一个理论上计算的结果,它必须与实验事实一致后,它的正确性才能得到科学界普遍的确认.
下面是支撑王雄斌这一理论计算的结果的另外一项完全独立的实验事实.
在温度恒定的自然状态下(不施加任何外力或能量),设法记录原子核外的电子在各能级的分布情况,并记录原子核外的全部电子都分布在某一最高能级N时,且往基态跃迁过程所辐射的热能E .如果,在自然条件下,一个原子的核外最多允许存在128(2/3)个电子,那么,128(2/3)个电子全部分布在原子核外的某一最高能级EN上,往基态跃迁过程中所辐射的热能, 设为E[128(2/3)] ,E[128(1/3)],E(128),将是原子体系在自然状态下所能允许的向外热辐射能量的最大值.只须计算出E[128(2/3)] ,[128(1/3)]及E(128)的值,再与原子体系的实际热辐射实验的测量结果对比,就能立刻检验出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或准确.
而原子体系的实际热能辐射实验实际上是一个早已被人们重复过多次的著名实验,即普朗克黑体辐射实验,其实验结果已经被举世公认,因此,将E[128(2/3)] ,E[128(1/3)]E(128)之值与实验结果Emax = 4.965kT对比,就可以立刻证明或证伪该结论. 而 E[128(2/3)]
E[128(1/3)]E(128)的计算结果如下:
当2N^2= 128 时 E max= T△S max = 4.962kT
当2N^2= 128(1/3) 时 E max = T△S max = 4.965kT
当2N^2= 128(2/3) 时 E max= T△S max = 4.967kT
而如果当2N^2= 129 时 E max= T△S max = 4.971kT
将以上结果与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或关于黑体辐射的热能测量实验的结果对比,普朗克黑体辐射的实验结果为:任意原子组成的物质体系,在稳定的热平衡状态下,单原子体系的最大热能辐射值为4.965 kT,与最大原子序数为128时,理论计算结果精确吻合.
再考虑物理上的基本要求(须要求N为整数),由于原子序数只能是整数,如果,原子序数大于128,就推翻了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所以,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有了这个与实验事实一致的另外一项独立的支撑证据,这使稳定元素的最大原子序数为128这一定量结果具有令人信服的完整证据链.这也是湖北省科技厅批示其申请书一项重要依据 .
作者: Walker
环球电视网-看环球 知天下 版权所有 企业邮箱:abc@hqtv.com
免责声明:环球电视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著作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邮箱:413527086@qq.com)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